基于RFID的應用及最新rfid電子標簽解決方案介紹
保管期限是指對檔案劃定的存留年限。檔案在整理過程中,需要按照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對文件材料劃定保管期限,并以保管期限為基礎進行分類保管。
保管期限有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部分檔案根據(jù)其專業(yè)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可能有不同的定期年限,如50年、100年等。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機關檔案管理規(guī)定》要求,各單位都應該編制本單位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經(jīng)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施行。各單位內部機構或工作職能發(fā)生變化時應當及時修訂本單位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經(jīng)重新審查同意后施行。
《國家檔案局關于全面推行機關檔案分類方案、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的通知》(檔函〔2022〕58號)文件要求,全面推行檔案分類方案、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規(guī)范和指導檔案形成與收集、整理與歸檔、鑒定與銷毀等工作,統(tǒng)籌規(guī)劃,有序推進,及時做好三合一制度的指導和審查工作。
以上是數(shù)字檔案室軟件廠家專久智能關于“劃分檔案保管期限的依據(jù)”的簡要概述,如需要了解更多數(shù)字檔案室建設方案或相關的檔案科普知識,請瀏覽專久智能官網(wǎng)文章。
上一篇:什么是檔案門類?
下一篇:有哪些單位檔案室的類型呢?